数学小日记

时间:2025-03-01 00:29:09
关于数学小日记九篇

关于数学小日记九篇

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,这一天里,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?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。那么写日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小日记9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数学小日记 篇1

今天的天气太棒了,蔚蓝的天空,阳光明媚万里无云。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。超市里人山人海,大家都在买年货,开开心心过大年喽!

我看中了一种牛奶一瓶13元,我想买48瓶。妈妈说“:只要你算对一共多少元就给你买。”我当然要算对,否则就不能品尝到美味的牛奶了。我就算48×13=48×(10+3)=480+144=624(元)。我告诉妈妈“624元。”妈妈说“对了,买!”我美滋滋的.拿了两大箱。结账时,我们还买了糖88元、旺旺大礼包49元、水果98元、蔬菜109元、巧克力119元,加上我的牛奶,妈妈问:“一共多少元?”我早有心里准备,知道妈妈会问我这个问题,早算好了,说:“1087元,呵呵!”妈妈高兴的说:“居然抢答了,正确,进步很大呀!呵呵!”

我们拿好自己的物品,“啊呀,太多了,打电话向爸爸求助!”爸爸很快就开车来了,我们乐滋滋的把年货放好车上,开开心心回家了!

数学小日记 篇2

今天晚上,我和爸爸妈妈去买小鸟。妈妈问店主:“请问哪种小鸟没那么吵?”只见店主指着一个鸟笼,鸟笼里有一只黄色的小鸟和一只绿色的小鸟,说:“这种小鸟没那么吵,一共160元,还送鸟笼。”爸爸问我:“这两只小鸟一共160元,如果就买这两只小鸟,爸爸给200元,找回多少元?”我马上大声的回答:“200——160=40(元),要找回40元。”

爸爸听了,连忙点头称赞,说:“你真棒!算得又快又准。”爸爸付了钱,我和爸爸妈妈就提着鸟笼高高兴兴的.回家了。

数学小日记 篇3

今天中午,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,我叫父亲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,刻度单位更小,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。此时,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,真可谓万事具备,只差动手实验了。

首先,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,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,并用水浸泡,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。随后,将筷子插入量筒中,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,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,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(38毫升)后,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,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(34.5毫升),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.体积,即3.5立方厘米。用同样的方法,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,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.5立方厘米。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,我兴奋地叫了,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、多么骄傲啊!

接着,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(1500人)及全国(12亿)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,分别是13.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。结果使我大吃一惊,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,真是太可惜!在此,我呼吁在校的同学,不!是全国人民,也不!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,只有这样,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,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,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、清新的空气。

数学小日记 篇4

生活中,处处有数学。例如:买菜啦!买文具啦!量布啦等等,都需要用到数学。

有一次,奶奶带着我去文具店买文具。我要了一枝黑笔,两枝红笔, 三枝蓝笔和三块橡皮分别要:1.5元;3元;4.5元和3元。一共要12元,可不知怎么,销售员居然说要25元,幸好我聪明盖世,不可一世。马上速算起来,才慌然大悟,要不然这13元钱就离我们而去了。

在回家的路上,奶奶在一个劲儿不停得在夸我聪明,我红着脸说:“有什么好的,我学了数学就该在生活中运用呀!”奶奶听了高兴地说:“对了,这样才是学以致用啊!”.....

数学小日记 篇5

星期天,我和爸爸去买菜。

我们来到卖西红柿的`地方,爸爸问:“多少钱?”老板说“1元2角1斤。”“我买3斤。”爸爸说道。老板称了3斤。爸爸问我“你算一算,一共要多少钱?”我想:容易,1.2乘以3,不就等于3。6元吗!我爽快答道:“3.6元。”爸爸幽默地说:“恭喜你,答对了!”爸爸付了钱后,来到了卖菜的地方。他问:“这白菜多少钱1斤?”女老板说:“1元5角。”爸爸又问我:“我买2斤,现在我有5元,老板该找回我多少钱?”我想:1.5乘以2等于3元,5元再减3元,那就等于2元。”我答道:“找回2元。”爸爸说:“YES!”

走出菜场,我恍然大悟:原来,数学在生活中也是常常用到的。

数学小日记 篇6

今天,妈妈买回了一大堆我爱吃的葡萄,我馋得直流口水,妈妈在一旁笑着说:“你如果要吃葡萄,就要先回答我的'问题。”“什么问题?”我问道。妈妈不慌不忙的说:“小明比小红多8支铅笔,他要给小红几支笔,两人才一样多?”我想了想,这不就是把多出来的8支铅笔平均分成两份吗?拿其中的一份给小红,两人就一样多了。可以用老师教过的除法8÷2=4(支)来解决。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,妈妈笑了,她夸我是个很聪明的孩子,而且给了我一个大草莓。我高兴地吃起了葡萄,我觉得这次的葡萄最甜,因为这是我用智慧换来的。

数学小日记 篇7

今天中午,我正在做数学作业。写着写着,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,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,这道题是这样的:

有一个长方体,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,并且长、宽、高都是质数。求它的体积。

我见了,心想:这道题还真是难啊!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.积,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、宽、高,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。这可怎么入手啊!

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,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。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,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。于是,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:先列出数,再逐一排除。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,如:3、5、7、11等一类的质数,接着我们开始排除,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。这时,我想: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,上面公用的棱长。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,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

棱长(且长度都为质数)之和。于是,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。

最后,我得到了结果,为374立方厘米。我的算式是:209=11×1919=2+1711×2×17=374(立方厘米)

后来,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: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,结果一模一样。

解出这道题后,我心里比谁都高兴。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:数学充满了奥秘,等待着我们去探求。

数学小日记 篇8

今天,我和爸爸出去玩。我突然看到了两根躺倒在地的大柱子,便问爸爸:“这是什么?”爸爸答道:“这是红绿灯杆。”我的.心一下被勾起了兴趣。平时,看到看到红绿灯杆高高地站在十字路口,今天倒可以量一下。

用什么量?用步量吧。我沿着红绿灯杆边走了13步,我估计我的一步接近50厘米,用尺子一量,是40厘米。用13乘以40,就可以得出红绿灯杆的长度了。13乘以40不好算,还不如先用40乘以10等于400,40乘以3等于120。假如不会算40乘以3,可以先不看“0”,4乘3等于12,在12后面加上0就是120了。最后一项,加得数,400加120等于520厘米。

我终于算出了红绿灯杆的长度了。

数学小日记 篇9

天,我和妈妈上街去,看见一个小摊前围满了小孩。好奇的我赶紧走过去,原来摊主设了个可得奖品的游戏。一尺见方的硬纸板上用黑笔画了个圈,并等分成了12份,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标上1、2、3……12、奇数格上放了手表等较贵重的物品,偶数格上放的是些不值钱的小贴纸,纸板正中有枚小指针。参加游戏的小朋友轻轻拨动小指针,它就会转起来,当它停下来时,看停在几号格,然后你再按指针所指的数往后走相应的格数,这时走到的格子里的物品就归你了。每玩一次只要付一元钱交给摊主即可。

奇怪,怎么玩的人都只得到小贴纸呢?妈妈让我好好想想这中间有什么奥妙。我想,小指针可能停在1、3……等奇数格上,也有可能停在2、4……等偶数格上。但问题的'关键是还要往后走与它相同的格数。奇数+奇数=偶数,偶数+偶数=偶数。也就是说,一个数加上它本身结果肯定是偶数。所以不管指针停在奇数还是偶数上,最后得到的偶数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,而得到奇数的可能性为0、

举个例子来说:假如指针停在奇数“5”号格,这时还应该往后走5格,6、7……10,停在“10”号格上了;假如指针停在偶数“6”号格,再往后走6格,6+6=12,就停在“12”号格上了。所以,小朋友得到的都是些便宜的小贴纸,而贵重物品是绝不可能得到的。这个摊主肯定赚。

其实,生活中的一些小把戏只是运用了某些知识,只要你肯动脑筋,勤思考,多分析,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,你就不会轻易上当了,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。

《关于数学小日记九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