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班教案

时间:2025-03-01 00:28:57
【实用】大班教案范文七篇

【实用】大班教案范文七篇

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,就有可能用到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大班教案 篇1

通过动手做,让幼儿体验“用实验回答自己猜测”的科学过程。大班综合活动颜色教案,我们来看看下文。

设计意图:

有一天美术活动结束后,上官峥嵘在洗笔的时候突然喊道:“孙老师,我发现颜色在一起会变成其它颜色的,不信你来看。”随之,好多小朋友都围上去看,“吆,孙老师,真的。”顿时,小朋友们对颜色的变化很感兴趣,我当场就表扬了上官峥嵘:“你的小眼睛真会观察。”为了满足小朋友的兴趣,而我班的双语教学也刚学到“ and make ”这个句型,于是我就设计了“会变的颜色”这一活动,同时把双语也融合进去,这样就让幼儿在动手操作探索的同时又把相应的双语知识给巩固了。

活动目标:

1、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,获取一些颜色变化的科学经验,感受色彩的变化美。

2、复习句型“What is this?”“It is ……”和“What colour is it?”“It is ……”以及“ and make ”

3、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。

活动准备:

1、每组有:红、黄、蓝三色颜料各一盆,勺子若干,浆糊、抹布。

2、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、剪刀、记号笔、棉签若干、透明的一次性杯子若干、调色盘。

3、句型条,水果图三幅。

活动过程:

1、出示颜色,复习句型“What colour is it?”“It is ……”

分别出示红、黄、蓝三色,师生对话:

T:“What colour is it?”

S:“It is red(yellow/blue)”

T:“Yes,good.(very good”

2、 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,并交代操作要求。

今天孙老师请小朋友来当“小小魔术师”,就用这三种颜色来变魔术,不过,可是有要求的哦,每次变的时候只能选择两种颜色放在一个杯子里,一共变三次,每变完一次就要记录下来,怎么记呢?(出示记录纸及单词卡)把和你选择的两种颜色一样的单词卡贴在前面的两个方框里,把和变出来的颜色一样的单词卡贴在最后一个方框里,而且还要注意哦,哪个盘子里拿的勺子要放回哪个盘子,变的时候还要小心,别弄脏了衣服,小朋友听明白了吗?Stand up! Please!

3、幼儿分散操作,教师巡回指导。

4、功固句型“ and make ”

(1)刚才你变出了什么颜色?(幼儿回答)你是用哪两种颜色变的 呢?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相应的中文句型条并一起朗读。

(2)谁会用英语来说这句话?幼儿回答,教师出示相应的英语句型条,并一起朗读。

5、出示西瓜、桔子、葡萄图,复习句型“What colour is it? It is ……”激起幼儿的操作欲望

T:小朋友看“What is this?”

S:“It is watermelon(orange/grape).”

T:“What colour is it?”

S:“It is green(orange/purple)”

T:“Yes,very good.”

这些水果呀老师已帮它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,(出示黑白水果图)这些水果呢,等着你们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呢?小朋友们愿意吗?那好,下面就请小朋友先在你的记录纸上写上名字,并把它贴到墙上去,然后变色,给水果穿衣服,最后把它剪下来贴到你的记录纸上相应的句子后面Are you ready?

6、幼儿操作,教师巡回指导

7、活动评价,结束活动

(1)好了,让老师来看看谁剪得最好?(表扬一下)

(2)谁贴得对?(表扬一下)

大班教案 篇2

[活动目标]

1、通过活动,引导幼儿探索发现纸的不同种类和用途,初步了解经过特殊加工的纸制品给人们带来的方便。

2、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,积极参加探究活动,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,体验成功的乐趣。

3、探索纸的秘密,了解纸易折,易撕碎,易揉皱,易吸水,易燃烧等特点。

4、了解纸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,萌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。

[活动准备]

各种各样的纸:报纸、透明纸、信纸、手工纸、皱纹纸、牛皮纸、腊光纸、包装纸等纸作品(折纸、粘贴画、纸蘸画)白纸、打火机

[活动过程]

1.引导幼儿运用原有经验讲述纸的种类及用途。

师:小朋友,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,你见过什么样子的纸?它有什么用处?(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,教师注意总结。)

2、创意玩纸:感知纸的质地

师: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纸,请小朋友看一看,有哪些纸是你认识的,这些纸都一样吗?请小朋友再去看一看,摸一摸,玩一玩,感觉一下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?请你介绍给旁边的小伙伴听。

(1)幼儿自由观察讨论。

(2)逐个发言。你认识哪种纸,曾经在什么地方看见过的,它有什么用处?谁愿意大声地来说一说?

(3)集中交流。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?

(4)教师小结:小朋友真聪明。纸是各种各样的,有不同的颜色,有大有小,有厚有薄,有的光滑,有的粗糙,有的有光泽,有的暗淡一些。

3.探索纸的属性。

(1)出示各种纸作品,了解纸易折、易碎、易揉的特点。

师: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处,你看,老师带来了纸的好朋友,看一看猜一猜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?(出示折纸、粘贴画、纸蘸画)

幼儿分组自由探索。

师:现在请小朋友来说说看,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?

幼儿自由发言。

师:原来纸可以撕出来做粘贴画,可以揉揉用来蘸颜料画画,还可以折纸,纸的用处真不少。

(2)、通过染纸作品,了解纸易吸水的特点

师:老师这里还有一副作品,它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?(出示染纸作品,引导幼儿观察表述)

(3)通过实验了解纸易燃的特点

师:纸碰到火又会怎样呢?我们一起来看一看。(燃烧实验)

小结:引导孩子自己总结:纸遇到火会燃烧。

4、了解纸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。

师: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纸,如果没有了纸,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?(引导幼儿合理想象、大胆发言)

教师小结:纸是我们离不开好朋 ……此处隐藏1768个字……表现出来的言行正是教师日常点点滴滴教育与培养的自然流露。)

(二)热身运动,掌握玩法

1.初次游戏,真实理解规则

(PPT展示图片——熊猫,在吃竹子;文字:熊猫)边出示边提醒幼儿:千万不能把名字说出来哦!

师:谁来提供信息。

幼:它是胖胖的。师:哦,它是什么样的。

幼:它有黑黑的圆耳朵,和黑黑的眼圈。师:脸上的特征说出来了。

猜出——熊猫。师:你是从哪里猜出来的?

师:还有什么特征可以告诉大家?幼:生活在四川;爱吃竹子;……

师:是我们国家的什么?(国宝)什么是国宝啊?(国家的宝贝)

(是很重要的一个初次尝试的过程,老师选择了典型图片——熊猫,既是幼儿所熟悉喜欢的,其特征又易于为幼儿描述和表达,让幼儿在实践游戏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了游戏规则,并体验了成功,引发了后续游戏的积极动力。)

2.再次游戏,细化规则

(PPT展示图片——国旗一面,文字:国旗)师:谁来提供信息?一句话来说。

幼:解放军叔叔拿着;上面有5颗星星;——猜出国旗。

师:除了国旗它还有一个什么名字?(五星红旗)

还有什么特征?(方方的——形状,红红的——颜色)

这次没有人违反规则。

(三)抢答游戏,(再一次游戏,进一步巩固对游戏规则的明确,并帮助幼儿了解游戏成功的关键点在于必须要说出物体特征的信息。)

1.体验规则交代要求。

师:接下来要分两组进行比赛,规则多了4条——第1,两组从排头依次排队上来猜;第2,每组代表抢猜,猜到的队+10分;第4,把名字说出来的队算输,对方+10分;第4,(出示)这是记分牌,排头翻牌,听到老师说“请加分”才能记分。

师:有几条规则?第一条是什么?还有什么?

师:这次游戏中猜的都和中国有关。

(增添集体游戏的规则,体现了教育要求的小步递进;点明本次游戏的主题“中国”,提供给幼儿游戏中表达与猜想的潜在线索,并为本次活动的`主题升华打下伏笔。)

2.游戏。

PPT——天安门城楼

师:谁来提供有用的信息?

幼:红红的围墙——(天安门城楼)

幼:(在座位上轻声)我也猜到了。

师:还有什么信息也和天安门有关?

猜到的不能把答案藏在心里,否则不能加分了。

——胡锦涛(画像)

师:要提供有用的信息。

幼:是领导人——毛泽东

师:是什么时候的领导人?

幼:这个领导人是姓胡的。

师:如果不能说胡,该怎么说?他是什么时候的领导人?

加一条小规则:除了自己说还要听别人说,下面所有的字都不能说。

——阅兵式

幼:解放军;师:是什么人,是解放军在干的。

幼:国庆节的时候;师:时间告诉你了,是国庆时干的。

幼:他们举着枪;师:告诉你他们身上的装备。

幼:在很整齐地走路;——阅兵式

师:提供了时间、装备、谁在干什么、他们在做什么?

感谢给你提供正确信息的人,去跟他们握握手。

——脸谱

幼:……;师:看看图片都和什么有关?都往那边想。

幼:是一个面具;师:是什么东西告诉你了。

幼:涂上颜色的。——脸谱

师:第一个信息很重要,去感谢一下。

——兵马俑

幼:和皇帝有关;

幼:有很多的兵和马;师:有谁?

幼:有车;师:有什么?

幼:用泥土做的;师:材料,用什么做的?——兵马俑

师:在哪里?还可以有什么信息?谁发现的?谁把它挖掘出来?跟哪个皇帝有关?

——牡丹(链接音乐:牡丹之歌)

幼:一朵紫色的花;师:是什么告诉你了。

幼:玫瑰;牡丹

师:牡丹是什么?中国的什么花?来听一首歌“牡丹之歌”,有没有听过?我们的国花是什么?

——中国国家馆

幼:一个场馆;——中国馆

师:正确的名字叫什么?这幢房子的特征还有什么?

——(影星)成龙

师:这两个字一个都不能露出来

幼:演广告片的;是一个演员;功夫很好的;——李小龙

师:让他和李小龙区别开来;幼:名字只有2个字;

师:他和李小龙的名字最后一个字是什么?——成龙。

◎教师对幼儿的及时关注与不断追随:每个人对每个事物的理解、认识都是有差异的,教师允许幼儿表述自己的见解;

◎教师对幼儿的回应非常到位:始终把握本次活动的重点,随时提醒幼儿围绕“提供有用的信息”来表述自己的认识;对不同幼儿的不同回答都有不同的反馈,并潜在地将幼儿的思考引向进一步的深入;

◎幼儿有着丰富的前期学习经验的积累:不是一个两个,而是幼儿普遍对活动涉及的众多知识点的非常熟悉,更可喜的是孩子们在学习时的热情与投入;

◎课程设计上对上海时代特征把握——现代与多元:阅兵式、世博会是最新信息的传递,体现的是幼儿学习与社会与生活的紧密联系;音乐TV的链接,呈现的是教师对幼儿学习的多元关注。

3.查看记分牌,为胜利的一队颁奖。

说说你们是怎么胜利的,胜利队的幼儿相互拥抱。

(通过对成功原因的追问,让幼儿懂得成功是一次团队集体合作的成果;同时体现了对成功幼儿的赞许。)

(四)唤发对祖国的热爱。

师:前段时间成龙唱了一首歌“国家”,讲了中国的许多地方。

来看一看有些什么地方是你认识的?

(播放歌曲“国家”MTV+游戏中猜过的所有图片)

幼:天安门;长城;天坛,……

师:歌中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:我心中……

(本次活动的点睛之笔,升华与提升在此一举。既是对本次活动的一个回顾与小结,更巧妙地运用了音乐与画面给人的那种情感的渲染,一改爱国情感教育的说教形式,让在座的每一位从心底升腾起一种为祖国自豪和身为中国人的骄傲!)

活动反思:

本次活动与其说是游戏,不如说是一次游戏化的集体教学活动,从激发大班幼儿的好胜心与集体荣誉感出发,创设了一个你说我猜、抢答抢猜的游戏情境;选择猜猜的每一件事物都与“中国”息息相关,凝聚了中国元素的精华,在巧妙设置其次第出现的前后顺序中,蕴含的是对幼儿前期学习经验的唤起与挑战;活动环节的层层深入却始终围绕以“提供有用信息”为线索让幼儿来学习正确表述自己对不同事物的认识与理解,结合了对遵守游戏规则和同伴合作理解沟通意识的培养;虽然教师是借班上课,但现场的师幼互动非常融洽,体现在教师对幼儿的兴趣激发、与幼儿的情感交流,也体现在每一位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、同伴间在游戏中的默契配合;整个活动过程,呈现的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流畅,是孩子学得愉快、教师教得有效,值得我们学习。

《【实用】大班教案范文七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