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年级美术《蜻蜓飞飞》教学设计(通用8篇)
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,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,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、教学重难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。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美术《蜻蜓飞飞》教学设计,欢迎大家分享。
二年级美术《蜻蜓飞飞》教学设计 篇1【教学意图】
本课时人教版美术第三册教学内容,属于造型·表现单元。教学目标:尝试不同工具,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,通过看看、画画、做做等方法大胆、自由地把所见所闻、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,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。
蜻蜓的最大特点是对称,且翅膀上的纹理非常漂亮,翅尖有翅斑;身上,特别是腹部的纹理也非常美,于是我找了很多图片让学生感受蜻蜓的美,美在哪?
本课的特点在于作业形式的不同,一改以往的儿童画的表现形式,采用了先描画的方法,这样才能很好地运用点、线、面等美术基本要素来表达出蜻蜓的美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方法,师运用了示范的方法,让生对绘画方法一目了然。即掌握了绘画方法,又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运用点、线、面装饰画面的方法。
【教学目的】
1、有重点地观察蜻蜓,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。
2、创作一幅以蜻蜓为主题的作品。
【教学重点】
1、观察蜻蜓,了解蜻蜓的形体及翅膀的特点。
2、复习现描画的绘画方法
【教学难点】
能运用现描画的形式表现出蝴蝶的美
【教学具准备】
师:课件、学生作业用纸
生:课前收集有关蜻蜓的资料、记号笔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组织教学:
按常规进行。
二、过程设计:
1、引导阶段
老师这有四句话,它描述了蜻蜓的什么特点?请仔细听:细细身体长又长,身后背着四面旗。斗大眼睛照四方,消灭害虫有本领。生回答。
欣赏图片,课件帮助学生了解蜻蜓的生理构造。
你们还知道蜻蜓的什么生活习性或本领?跟它的身体构造有没有什么关联?
师总结:蜻蜓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益虫,全世界蜻蜓的种类有5800多种,我国有其中的300多种。蜻蜓的身体是左右对称的,一对大复眼,有10-3万个小眼睛组成,使它的视野非常的开阔;飞行专家:蜻蜓的飞行行为简单,仅靠两对翅膀不停地拍打。科学家据此结构基础研制成功了直升飞机。飞机在高速飞行时,常会引起剧烈振动,甚至有时会折断机翼而引起飞机失事。蜻蜓依靠加重的翅膀在高速飞行时安然无恙,于是人们效仿蜻蜓在飞机的两翼加上了平衡重锤,解决了因高速飞行而引起振动这个令人棘手的问题。长长的腹部帮助蜻蜓的身体保持平衡。
2、发展阶段
⑴再次欣赏图片,大家都说蜻蜓姑娘是美丽的,你呢?能说说它美在哪吗?
⑵翅膀:左右对称,较长,透明,有网状花纹。它那玲珑剔透而强有力的翅膀,翅膀上有着非常美的纹理。观察纹理的长势,横翅较多,横翅之间有一些纵向的短翅连接,就好像是大血管之间输送养料的小血管。
腹部:有一节一节的花纹。
⑶欣赏课本范图:小朋友们都用了哪些方法来描绘蜻蜓?这些方法中有什么最能展现出蜻蜓翅膀的美?现描画。
⑷师示范
定稿、绘画、装饰,出示完整作品,说明要注意疏密关系。
3、本课练习
用线描画的形式表现蜻蜓的美
4、生作业,师巡视辅导
5、作业展示,讲评
6、拓展:让我们画的蜻蜓飞起来。
教学反思
由于课前有交代学生找资料,学生们对蜻蜓的形体特征及生活习性相当了解,这样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完成作业。虽然如此,师还是应该画出蜻蜓的造型,帮助那些造型有困难的学生。
第二课时折纸蜻蜓采用投影仪跟折的方法,学生们以看就明白,短短十分钟几乎都掌握了,剩下的时间就是继续巩固。
通过本课学习,学生们即了解蜻蜓的生活习性,体态特征,有学会了画及折蜻蜓,相信他们一定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。
二年级美术《蜻蜓飞飞》教学设计 篇2〖学习目标〗
1、观察蜻蜓,能够说出它们的外形特征。并能抓住其基本特征进行造型表现。
2、能够结合简单的情境以蜻蜓为主题创作一幅有创意的作品。
3、养成善于观察发现的习惯,懂得珍惜动物,保护自然,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。
〖学习重点〗
引导学生观察并抓住蜻蜓的基本特征进行表现,画出有创意的作品。
〖学习难点〗
如何表现蜻蜓的不同姿态。
〖课 型〗
造型·表现
〖教学准备〗
教具:课件、蜻蜓图片。
学具:作业纸、各种材质的彩纸、笔等工具。
〖教学过程〗
一、谜语导入
1、师:我知道二年级的同学都很聪明,很善于动脑筋,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谜语,想不想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?请大家看屏幕。
2、猜谜语:猜猜我是谁。
小飞机,纱翅膀。
飞来飞去灭虫忙。
低飞雨,高飞睛。
气象预报它内行。
生回答:是蜻蜓。
3、师:答案到底是什么呢?请看大屏幕。(出示蜻蜓图片)
4、师:小蜻蜓真可爱,同学们想不想和它成为朋友?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――蜻蜓飞飞,一起走进蜻蜓的世界。板书课题
二、讲授新课
1、你知道有关蜻蜓的哪些知识?(包括生活习性、环境等)
2、现在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,把你了解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一下。
3、小组汇报。
生:我知道蜻蜓在水中产卵;我知道蜻蜓有一双复眼,复眼由许多小眼睛组成;蜻蜓下雨以前飞得很低,晴天飞得很高;我还知道“蜻蜓点水”的成语…….
4、同学们了解的知识真多,说得真棒!想知道老师收集的资料吗?
师介绍蜻蜓的有关知识。
蜻蜓:是目差翅亚目飞行的捕食性昆虫,极常见于全世界各地的淡水生境附近。一般体型较大,翅长而窄,膜质,网状翅脉极为清晰,飞行能力很强,每秒钟可达10米。头部能灵活转动,复眼1对,较大,约占头部的1/2,约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,是世界上“眼睛”最多的动物。
视觉极为灵敏,单眼3个;触角1对,细而较短;咀嚼式口器。腹部细长、扁形或呈圆筒形。足细而弱,上有钩刺,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。下雨前喜欢低空往返飞行。除能大量捕食蚊、蝇外,有的还能捕食蝶、蛾、蜂等害虫,实为益虫。
三、欣赏图片 。
1、了解了这么多蜻 ……此处隐藏4418个字……/p>
3.师总结:我觉得蜻蜓这些地方漂亮……
4.这么漂亮的蜻蜓,你们想不想自己也画一只?
5.师讲解画蜻蜓的步骤。
送教下乡——讷谟尔站《蜻蜓飞飞》教学设计
6.师示范添加装饰的方法。
7.出示范画拼接图,比较线描和渐变色绘画的区别。
8.师简单介绍如何使用渐变色。
设计意图: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,也可以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,充分发挥其想象能力,基础好的同学会就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。
(四)、激情创作、分层作业:
1.作业要求: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,可以是线描,可以是渐变色的使用。
2.基础画完的同学可将蜻蜓纹样剪下来粘贴在展板上。
设计意图:分层作业为不同学生提供锻炼和发展的机会,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能够找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差距,养成虚心学习的好习惯。
(五)、交流评价、课后拓展:
1.生互评:寻找你最喜欢的蜻蜓……
2.师评:每只小蜻蜓都与众不同,都是独一无二的,就像在座的同学们一样,在爸爸妈妈甚至是老师的心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宝贝。
3.课后拓展:除了绘画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表现蜻蜓。(课件播放)
4.小结:让我们保留我们的好奇,留到下节课我们再探讨如何用其他方式表现蜻蜓。
二年级美术《蜻蜓飞飞》教学设计 篇7教学目标:
知识与能力:让学生深入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,仔细观察蜻蜓的外形、结构、色彩以及各种姿态。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。
过程与方法:学会用各种线条、色彩描绘蜻蜓的身体和翅膀。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,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。
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,保护动物、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。
教学重点:
引导学生观察蜻蜓,抓住其对称的特点。
教学难点:
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。
教学策略:
在小学美术课中,创作画占有一定的比重,从造型色彩等方面都跟小学生的心理紧密联系,明显地表现出活泼、自然、童趣。创作画的造型、线条、色彩反映学生自身的认识和感知能力,体现他们自己对生活美的发现和感受。
针对学生特点,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,采用各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,在兴趣中掌握知识。教师运用直观的演示,学生可以更清楚地学习创作方法。
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“激趣导入──讨论交流──欣赏交流──演示方法──欣赏提升——联想创作”几个教学环节,探究用线用色创作的方法,从而让学生乐于用绘画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。
二年级美术《蜻蜓飞飞》教学设计 篇8教学目标:
1.观察蜻蜓,能够说出它们的外形特征,并能抓住其基本特征进行造型表现。
2.能够结合简单的情境以蜻蜓为主题创作一幅有创意的作品。
3.养成善于观察发现的习惯,懂得珍惜动物、热爱大自然和发现生活的美。
教学重点:
引导学生观察蜻蜓并抓住其基本特征进行表现,表现出有创意的作品。
教学难点:
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,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。
课前准备:
教师准备有关蜻蜓的图片、有关蜻蜓的绘画作品及有关音乐。
教学流程:
(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蜻蜓的知识)
一、制造悬念
师: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,它呀就藏在这张纸中,想知道它是谁吗?现在老师就把它请出来(教师演示剪出对称的蜻蜓)。
(板书:教师将剪好的蜻蜓贴在黑板上加以课题。)
设计意图:用一种魔术般的方法展示了蜻蜓,在学生充满好奇的大眼睛中,让学生直接感知制作蜻蜓的其中的一个方法。
二、感知、探究、欣赏图片、仔细观察蜻蜓都有哪些特征?(知识小问答)
师:现在我们来一个小小的知识抢答,看谁最了解蜻蜓,答对的蜻蜓就会飞到谁那去。
问一:蜻蜓由哪些部分组成的?(生:头、胸、腹)
师:让我们近距离感受这个可爱的精灵,感受它的美。师在学生回答后小结(课件欣赏)
问二:蜻蜓是益虫吗?为什么?
我们了解了它的结构。现在继续抢答,蜻蜓是益虫吗?为什么?
生:
师:所以我们要怎么与它相处呢?
生:
师小结。
问三:蜻蜓喜欢在哪飞来飞去?
师:好,抢答第三个问题。蜻蜓喜欢在哪飞来飞去?
生:水塘边、花丛中……
师结合课件小结。你们知道它们最爱什么花吗?(生:荷花)
师:看,这是一幅潘天寿表现的中国画《诚斋诗意》,这幅画让你们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首诗句呢?
生:《小池》
师生朗诵。(音乐)
设计意图:通过课件,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,如复眼、膜质翅、翅脉、感受蜻蜓的独特魅力,激发学生的兴趣。以此突破教学重点。通过设计小问题引导学生直观的感知蜻蜓的美,培养对蜻蜓的情感。利用画家的作品与诗结合,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,在情感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,同时体验中国古诗词的魅力。
三、教师演示:
师:刚才老师用什么方法使蜻蜓从纸中飞出来的?(生:剪的方法表现的。)师:现在我还想画一画它们飞动的美丽瞬间。我们一起来好吗?
(教师边引导学生说蜻蜓的外形特征,边演示,加以动感:强调翅膀生长的位置和对称有表现,画出动态,体现头,身、尾的变化。)
师小结!
设计意图: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,使学生加深并抓住蜻蜓的基本特征进行造型。以此解决了教学难点。
四、欣赏学生的作品。
老师这里还有其他小伙伴们表现的蜻蜓呢,如果你喜欢,说出你喜欢的理由好吗?(课件展示不同形式的学生作品)
设计意图:通过欣赏学生的作品,开阔了学生的视野,使学生看到多种形式表面的蜻蜓的翅脉,将不同质感的表现方式传授给学生,这样,学生在设计图案时,色彩与线条的变化也会更加的有目的性。
五、学生自由创作:
老师要在黑板上画一个美丽的小池塘,可以将你一会做好的蜻蜓飞到我的池塘中来;还可以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画面,你想让它飞在什么地方,它就飞到哪里好吗?
(教师在黑板上画背景,同学们创作!)
设计意图:鼓励学生结合多种方法来表现,发展个性、开拓学生思维。
七、展示作品
(师生互议)
设计意图:引导学生学会评价,能发现别人作品中的亮点,和对自己作品的肯定。
八、结束
师:你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蜻蜓。其实,在我们生活中还有更多的小生命等待着你们发现它们美。
设计意图:在思想上得以升华,养成善于观察发现的习惯,懂得珍惜动物、热爱大自然和发现生活的美。
文档为doc格式